第十三章 四月-《绍宋》


    第(3/3)页

    徐兢微微一怔:“雷川公何意?邸报上有什么?”

    “明叔且长点心吧!”金富轼愈发苦笑,却是将膝上邸报折起,塞给对方。“拿去,老夫刚刚着人买的,只刚刚看完头版头条,你也看完这头版头条再说!”

    说完,金富轼负手起身,就在自己下榻的院中摇头踱步。

    而徐兢怀中打开邸报,只是一看,便惊愕起身,然后扭头看向了金富轼:“朝廷竟出如此荒唐之策?成何体统?!”

    “靖康之变,那才叫不成体统!”金富轼头也不回,只是一边负手踱步,一边长吁短叹。“国家北伐缺三千万贯,公开向天下求聚财之策,怎么能算是不成体统呢?况且,此举难道不是按照你家张枢相建财一略所施为的吗?也算是示民以诚了。”

    “可……”

    徐兢欲言又止,显然想到了什么。“此举倒有些熙宁变法时的味道了,王舒王欲求新法,什么人都见……只是彼时没有这般厉害的邸报罢了……而我们官家也确实推崇王舒王。”

    “不错。”金富轼继续在院中负手踱步不停。“眼下局面,确实像熙宁变法。而老夫对王舒王的学问素来是向来推崇的,对熙宁变法却多有不值……因为谁都知道,变法最终没成,西夏没打下来,反而民怨沸腾。”

    “那……”徐兢本能出声。

    “老夫知道你要问什么,或者想说什么,但今日,大宋官家这般作为,倒是让老夫不敢轻易置喙了。”金富轼继续负手踱步不停。“因为老夫着实不知道他将来能不能成事……十年前,谁知道女真人能一朝酿成靖康之变?七年前,谁知道你们这位官家能收回旧都、扫荡西北,甚至臣妾契丹、蒙古?”

    “可……”徐兢望着对方背影,额头出汗不说,甚至还咽了一口口水,方才紧张询问。“可我还是想问问雷川公……此事到底能不能成?”

    “明叔,今日你问老夫此事妥不妥当,便相当于问北伐这事能不能成,可这事老夫如何敢知道?”金富轼背对徐兢,幽幽叹气。“须知道,此事能不能成,不仅关乎你们大宋和你们官家,也关乎我们高丽人的生死存亡!老夫此次过来,就是尽量求一个‘不敢知道’而已。”

    徐兢犹豫了一下,还是握着邸报追问:“雷川公,只以你我私交,私人来问,你觉得能不能成?”

    金富轼终于止步,然后回过头来,一双眉毛紧紧蹙起,双目如电一般盯住了自己这个异国故友。

    徐兢一时被吓住,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而看了对方片刻,金富轼终于闭目叹气:“明叔……我心里大约是觉得能成的,但还是不敢说、不能说!”

    徐兢慌乱一时,匆匆颔首,然后竟然直接夹着那份邸报逃走了,而金富轼望着自己这个年轻故友的背影,只是在花红柳绿的院中黯然肃立。

    暂不提金富轼是如何感慨,另一边,徐兢逃出重兵把守的高丽使团所居院落,却并未走远,而是越过了同样重兵把守的日本使节团院落,进入了另一个重兵把守的礼宾馆院落。

    进了此院之后,徐兢顺着满院的御前班直,趋步转入到了一个小套院,然后头也不抬,直接俯首而拜,然后头也不抬,便将之前交谈毫无保留,一并托出。

    “他是这么说的?”坐在院中晒太阳的赵玖若有所思。

    “是。”徐兢捏着邸报,头都不敢抬。

    “你被他看穿了。”想了一想,赵玖忽然在座中失笑。“这老头比郑知常强太多,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他此番过来,本就是要示好之余捏住立场不表态,以避免高丽独自面对女真人……一面相信朕能北伐成功,一面不敢说、不能说……恰恰就是他要对朕与大宋朝廷说的。人家坦坦荡荡,倒显得咱们以诡道对之,不免小气了一些。”

    徐兢抬起头来,满头大汗,一时惶恐。

    而旁边肃立的鸿胪寺卿王伦赶紧拱手出言:“官家,徐主簿有功无过,不说此事,便是此番出使高丽,按照旨意,将金富轼这个真正能做事、能管事的人带来,而不是郑知常,本身便算是不辱使命了。”

    赵玖继续哂笑:“朕又没说他有过,而且便是此行也不算失败……朕也是刚刚才想明白,金富轼虽说有些能耐,但毕竟受制于小国,受制于高丽党争……他那些话既是他原本准备给朕说的,实际上也是被逼着不得不说的。”

    王伦与徐兢一起松了口气,而后者更是抓了抓手中邸报,微微抬头。

    下一刻,赵官家霍然起身,周围甲士也在杨沂中的带领下一起随行启动,但走不过三四步,这位官家却又回过头来:“徐主簿似乎还有话说?”

    “是……陛下、官家!”刚刚转过身来的徐兢慌里慌张将手中邸报展开,匆匆寻到那个头版头条。

    赵玖彻底转过头来,笑的愈发灿烂:“你有给国家聚财的好法子?”

    “臣有一策。”徐兢咽了下口水,勉力而对。“官家可以加税!加商税!”

    此言一出,王伦登时摇头,便是杨沂中也难得微微走了下眉头。

    至于赵玖,其实一开始就没抱希望……自从他被现实逼得不得不公开求助后,这些天他和都省收到的奏疏、建议简直五花八门,但大部分都没有超出职业官僚们的预定方案。

    譬如加商税,当然也在考虑之中……必要时竭泽而渔,也不是不行,但那是必要时,得等到国家真的没其他路走了,才会如此。

    故此,赵官家一面心中直接给此人打上一个急功近利二世祖,只能用在高丽事务上的标签,一面却又言笑晏晏,准备一句话敷衍过去,然后赶紧回去更新已经变成周更的《水浒传》。

    然而,这位外语专长的二世祖似乎看出了赵官家的心思,也可能是终于整理好了语言,却是赶紧解释:“官家,臣说的加商税不是那些旧税,而是一种新税,臣是从这次张太尉船队日本经历中参悟出来的……刚刚有看到邸报,便有了想法。”

    赵玖终于稳住心思,认真再问:“具体怎么说?”

    “官家……好让官家知道。”这徐兢情知到了关键,更知道机会难得,赶紧言道。“此番船队去日本、高丽,官家在登州赐下的旗帜、文书起了大用……所以回途中,船上老海商就说,愿意用一年一万贯的价钱,买一个官家的旗子!”

    此言一出,旁边海商出身的鸿胪寺卿王伦直接情不自禁‘啧’了一声,俨然是有所醒悟……这根本就是向海商出卖‘正店’资格。

    正店的名头是怎么来的,不就是有官方给与的自酿酒资格吗?那也要给朝廷交钱的。

    换言之,徐兢这个建议还真是一个开辟财源的好路子。

    但与此同时,刚刚还在微笑的赵玖脑中一个激灵,却是当场怔住……因为他不光是被对方卖旗子的创意给镇住了,而且被对方的想法给刺激到了,然后回想起后世似乎是有这么一个类似的敛财的法子,好像是一个税种,也是出卖国家和皇室信誉这种东西的思路,所以非但不会积累民怨,反而会被人称之为良税。

    偏偏一时想不起来具体内容。

    “然后呢?”赵官家回过神来,一面努力思索,一面紧蹙眉头追问。“仅仅是给海商卖旗子吗?”

    “当然不止是卖旗子……”徐兢赶紧道来。“官家,还可以给各个行当都出类似的东西……也未必就是旗子,更多时候,乃是一封加了官印的文书……”

    “印花税!”赵玖绕过了徐兢,重新坐回到了院中树下的椅子,然后仰头感慨。“还有北伐基金彩票,外加海标旗……这才当了几年官家,真就什么都忘了!徐卿,朕素来讲信用,你今天这个建议,值一个鸿胪寺少卿!”

    徐兢先是茫然不解,继而大喜过望。

    PS:感谢新盟主凡人你好烦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