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真相大白于天下-《唐朝贵公子》


    第(3/3)页

    这么一个人,自称自己是两袖清风,这就有些好笑了。

    李世民依旧冷漠的看着他,心里的愤怒可想而知。

    孙伏伽茫然的道:“臣自为官,没有贪墨一点钱财,可是……臣……臣也是没有办法啊。”

    他说到了这里,已是双眼带泪,而后咬牙切齿地道:“臣可以做到清廉自守,可是……臣……臣和邓健,又有什么分别呢?他乃是农户出身,可臣乃是小吏之子,臣起初不过是子承父业,是一个卑微的小吏罢了。”

    说到这里,孙伏伽不禁泪下:“此后天下大乱,臣立了一些功绩,历任了县中的法曹,而后参加了科举,蒙陛下厚爱,得了功名,等到陛下登基,欣赏臣的才干,让臣做了大理寺少卿、刑部郎中,再到今日,成为了大理寺卿。陛下啊……臣从卑微的小吏开始,便家徒四壁,哪怕到了现在,家中也没有多少余财。”

    这话……可能是真实的。

    因为……孙伏伽一直都以穷困而著称,据闻连他的官袍,都穿了十几年,缝缝补补,不曾舍弃过。

    李世民依旧冷冷的看着他。

    孙伏伽随即道:“可是……臣有什么办法呢?臣也是无计可施啊。当初的时候,臣清廉自守,也如这邓健一般,得罪了身居高位者,明明臣做的是对的事,可是天下清议汹汹,却都说臣是个奸臣,说臣私藏了大量的钱财,陛下难道忘了吗?当时臣因审判错案,坐罪罢官。”

    这个,李世民对此是有些印象。

    只见孙伏伽接着道:“此后臣被贬为刑部郎中,从那个时候起,臣才知道,原来这个世上,你做好做坏都没有关系。只有别人说你是好是坏,才至关重要,臣秉公办事,便迎来了数不清的污蔑,就因不肯攀附他们,从此便成了千古罪人,人人唾弃,便连臣的左邻右舍都道臣乃是奸邪小人。后来……臣坐罪罢官之后,痛定思痛,给他们大开方便之门,处处按他们的心意去做事,哪怕是污蔑了好人,哪怕是网开了触犯律法的权贵,哪怕臣冤杀了无辜的百姓,可是,人们却都说臣乃刚正不阿的大臣,是正人君子,是道德的典范,人人都称颂臣为好官,朝中的清誉和美名,尽都扑面而来。”

    说到这里,孙伏伽自己都觉得讽刺。

    而李世民则是心头一震,他不可思议的看着孙伏伽。

    孙伏伽讽刺的笑了笑,继续道:“所以……臣当然要做一个‘朝中的君子’,臣还能如何呢?这些年来,臣就是这般做的,只要给人开了方便之门,便可人人称颂。臣……这些年确实没有贪墨一文钱,可是臣也自知自己罪大恶极,可因为这些罪大恶极,臣反而扶摇直上,不但蒙受陛下的青睐,更是获得了满朝文武的交口称赞。臣到今日……也就不为自己辩白了,这一切……确实是臣所为,抄没窦家一案中,臣清清白白,没有拿钱,可是……却让无数人借此发了大财,这些……都有臣居中调度的结果。而他们……得了好处,自然也投桃报李……臣……爱的不是财货,是那虚名……可如今……”

    话到了这里,他似乎显得心灰意冷了,幽幽地道:“如今,事已至此,臣无可辩驳之理,既已身败名裂,那便一切听从陛下处置吧。”

    李世民心中是极震撼的。

    当然,孙伏伽这番话,更像是在为自己辩护。

    只是……他说的话,难道没有道理吗?

    真正清廉自守,刚正不阿的人,遭受到无数人的污蔑。而一个大奸大恶之人,却反而被人传颂他的功绩。

    这才是朝中最大的隐患吧。

    试想,这样的局面,又如何让人刚正不阿呢?

    李世民面带沉痛之色,却是看向了邓健道:“邓卿家……你如何看待?”

    邓健没有迟疑,便道:“正便是正,邪便是邪。孙相公所言,其情可悯,可是……却绝不容原谅,他犯下了大罪,就理当处以极刑。其余大理寺胁从之人,自当根据罪行大小,进行惩罚。不只大理寺,刑部只怕也有不少人,牵涉其中。而至于那些与刑部、大理寺勾结之人,先追回他们的赃物,至于如何定罪,却需陛下斟酌。这孔晔的私账,臣已命人前去他家翻找了,只要找到,便可按着私账按图索骥,当然……若是有人肯主动退还赃物还好,如若不然,臣今日闯了崔家,明日就至他们家去,这钱…一分一毫,都要吐出来,臣愿以项上人头来做保,若是少了一文,宁愿死罪!”

    他得话,掷地有声,甚至带着令人心颤的决绝!

    邓健出马,李世民突然觉得自己可以安心了,他心里知道,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有邓健在,这些钱,肯定是少不了的。

    只是……李世民的心情,依旧沉痛,他瞥了一眼孙伏伽,摇摇头,而后狠狠的瞪了段纶、张亮等人一眼。

    段纶、张亮、侯君集等人,此时早没有了之前的气势,个个不约而同地露出了惶恐之色,纷纷拜倒在地道:“陛下,臣等……万死,这……这都是孙伏伽,都是孙伏伽……”

    那瘫坐在地上的孙伏伽,讽刺的看他们一眼,禁不住笑了,笑得眼泪都哗然而出。

    ………………

    第二章送到,求订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