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时间再久,他们愿意小天道也不会同意。 得知他们只能留一个月,李清衍和顾星辉其实蛮失望的,但失望也没用,活了这么多年,他们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这天下他们可以让任何人听命于他们,唯独师父师娘不行。 所以,两人高兴的计划起了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去哪里玩。 说起玩,李清衍想起个事,他兴奋道,“师父师娘,我们这边的自行车、缝纫机和座钟成了三大件。” 简喵喵和司瑾诧异瞪大眼,“你们把缝纫机和座钟搞出来了?” “搞出来了。” 李清衍=滔滔不绝的汇报起大明朝这些年的进步和变化,顾星辉时不时接两句做补充。 当初简喵喵他们离开时,留下了不少不该这个年代出现的一些科技资料,直接给他们将挂开到了满级。 按照他们的预想,像缝纫机手表这些东西,按照李清衍这一代整个大明朝的受教育程度,想弄出来有点难,他儿子或者是孙子这一辈有可能,前提是教育开始普及了。 不然字不认识,图不会看,别说走技术的路子了,怕是做最简单的工人都够呛。 结果李清衍他们比他们想的更出色更敢干,顾星辉更是带着海军去海外转了一圈,圈了不少无主却又富饶的地方、五大洲都有大明朝的地盘,弄回来不少真金白银宝石钻石之类的。 俗话说钱是人的胆,对于一个王朝来说同样如此,国库不差钱的情况下,教育民生水利经济这些就得搞起来,看多了简喵喵他们留下来的科技资料和夏国上下五千年发展史,李清衍他们学到了不少东西。 其中就包括匠人的重用,不但重用匠人,还给匠人安排老师教他们读书认字。 不求一下子变成天才,认字却是必须会的。 匠人学的知识越多,思想就越开阔,也就越有想法,而技术的变革,靠的就是想法。 有了想法才会去付诸行动,没想法别说行动了,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 缝纫机和座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 不过,受限于材料的缺失,缝纫机和座钟的样式笨重又丑兮兮的,都是一半铁一半木头组成的,能正常使用。 现在大明朝的新人成亲,男方的聘礼大多会准备一台座钟,这是送给媳妇娘家父母的,女方出嫁那天不需要带到男方家里。 而女方的嫁妆里,则会准备一台缝纫机,到夫家后可以用这台缝纫机给夫君做衣服鞋袜。 当然了,不管是缝纫机还是座钟,价格都不便宜,一般家庭别说三大件了,一件都够呛。 能配齐三大件的,不是富商家庭就是官员家庭。 大明朝的官员是有史以来工资福利待遇最好的一届,也因为待遇好工资高,贪官污吏有,但都是小贪,大贪还没出现过。 有监察师监察呢,没谁有胆子大贪,抓到了就是全家流放三代不得入朝为官的惩罚,稍微有点脑子的都不会为了钱财会拖累子孙后代。 所以,现在的大明朝算得上是难得的清明朝,对得起这个明字。 文武百官干什么,匠人卯足了劲的搞制造和研究,商人则是死命赚钱拼命上税,农民有了高产粮食,税收又下调,一年到头不但能让一家人吃饱穿暖,还能攒下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银钱,这样的情况下,送小孩儿去上学就成了必然。 谁不想改换门庭呢,读书可以使人明智,还可以改换门庭一人得道带飞一个家庭或者是一个家族,哪怕现在农民的日子前所未有的好过,始终也比不上读书人和官员来的让人尊敬,有面子。 因此,在李清衍他们对大明朝进行教育改革的情况下,不说和后世一样搞九年义务教育吧,贫穷的家庭也都读得起书。 老师的衣食住行当地政府包了,还发工资,学堂也是政府统一筹建,每个乡镇要保证有两到三所学堂供学生选择,而一个学堂的教室配备,不得少于三个人。 大明朝的学校,是这个世界最早的公办学校。 公办学校费用低,一个学期的学费也就几十文,不过纸笔这些需要自己买。 学校不包的,书本学校提供,但不允许带回家,可以自己用纸笔将书本抄下来装订成册,又因为简喵喵他们还留下了火柴、铅笔、造纸术等等技术,这些李清衍他们也搞出来了。 早些年产量上不来,因此价格一直下不来,后来产量上来了,价格便也跟着下来了。 到了现在,读书的小孩数据每年都在上涨。 现在这个年代没有计划生育,多子多福的观念一下子也改不了,人均三四个孩子的情况下,不一定有条件全部送到学校去读书,但送一个却是没问题的。 所以,那些人家会选出最聪明也爱读书的孩子去上学,然后回家后将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教给家人,可以说是一人读书全家受益。 这种情况下,大明朝的子民认识的字越来越多,懂的知识越来越多后,脑子也就越来越活,然后,能做活的也越来越多。 这些人一流动起来,带动的就是地方经济。 于是,整个大明朝就有了一个良好的运转。 得知李清衍他们做的努力以及大明朝现在的改变,简喵喵和司瑾坐不住了,兴致勃勃的想出去逛逛。 师父师娘的要求,李清衍和顾星辉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不过想要正式出发没那么容易,毕竟身份不一样,哪怕退下来了,也不能说走就走。 牵一发而动全身说的就是他们。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里,李清衍先是让别院的大管家将那些召集而来的和尚道士和能人异士给打发了,接着带简喵喵和司瑾去了皇宫,认识他们的子孙后辈。 陈宁玉收到传召时,正坐在自家花园的大池塘边钓鱼,他鞋不好好穿,穿拖鞋似的踩着,裤脚高高卷起到膝盖,发髻歪歪扭扭不说,还散了不少下来,是丝毫一品大员的形象都没有。 没错,陈宁玉做到了一品大员的位置,位列宰相。 也是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任宰相,别的宰相是不乐意致仕,他不,还没到年龄就天天缠着李清衍的儿子前太子现任皇帝要致仕,好像多干一天就会要他的命似的。 皇帝自然不可能同意,采用了拖字诀,这一拖就拖到了陈宁玉到年龄,这次是死活留不住了,于是,陈宁玉就光荣的从宰相这个位置上光荣的全身而退了。 致仕后的小日子太悠哉,悠哉的陈宁玉钓上来一条肥嘟嘟的大鲤鱼后,兴高采烈的将鱼装进桶里拎起来准备去找两个师兄看看他们,顺带着和他们一起去吃个烤鱼。 哪成想他刚拎着桶走了两步,大管家颠儿颠儿的跑了过来拱手行礼。 “爷,太上皇让您即刻进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