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打扶桑抢黄金-《山沟皇帝》


    第(3/3)页

    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因为大量地方普遍采用减免税收的政策来吸引企业落户、投资,所以很多工商业的税收是没能收上来的。

    比如大名鼎鼎的临高渔业工业区,这个以渔业发展而闻名的工业区,一直都是采取优惠力度非常大的招商政策,除了国家政策外,人家地方财政甚至敢直接返还大部分的税收给企业。

    临高渔业工业区算得上是比较极端的工业区,其他城市不会搞的这么极端,但是多少都会有这种情况。

    这种情况下,其实帝国是损失了一部分税收的,但是这也是发展过程中所必须做出的牺牲!

    对于很多地方而言,如果不以税收优惠等各种优惠作为吸引力,资本根本就不会跑过去建立工厂,同样的条件,他们为什么不去上海?而非要跑到你这个穷地方来投资?

    为了地方发展,帝国里的所有地方官府衙门,都是一门心思的向中央申报优惠政策建立各种工业区,而帝国中央为了扶持地方发展,有时候也是不得不批准。

    如果不是因为这些损失了大量税收的话,工商业所贡献的税收,至少还能够再提高百分之三十以上。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帝国给予丰厚的各种政策,国内的工商业也不可能发展的如此迅速。

    宣平十六年有一亿元的财政收入预算!

    如果是按照帝国最近几年严格控制财政收支,财政支出预算不会多也不会少,大概也是在一亿元,而且极大的可能性会一亿元,留出部分作为财政盈余。

    但是今年,财政支出预算却是达到了惊人的一亿一千万元,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出现高达一亿元的财政赤字,这样的财政赤字,在往年几乎是不可看见的。

    然而多出了财政赤字的前提下,军方所获得的军费总额却是和往年持平,内阁各部门的行政费用基本上也是和往年差不多。

    然而今年的财政支出预算,一共也就九千五百万两银子,也就是说,在今年财政支出预算达到一亿一千万的情况下,包括军费在内,以往的众多预算比例却是相对应下降了。

    那么多出来的钱都用到什么地方去了?

    这多出来总数达到一千五百万元的财政预算,全部都将会用于水利建设。

    大唐帝国的君臣是被今年的黄河-淮河大规模洪涝给吓怕了,死伤数千人,受灾人口达到千万之巨,经济损失就更不用说了,最保守估计也是超过五千万。

    他们担心今后再发生类似的大规模洪涝或者旱灾,所以不管是李轩还是御书房的那些大臣们,都是下了决心,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把水利设施搞好。

    为此,他们不单单把今年增加的财政收入填进去了,还准备发行高达一千万两银子的国债。

    而这些钱,无一例外都会用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水利设施建设的。

    这么多钱砸进去,李轩就不信搞不好水利建设!


    第(3/3)页